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我院骨干教师参与“第十六届全国英语类专业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
发布时间:
2023-04-10
来源:
阅读人数:

2023年4月7日,在吉利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主任乔蓓老师的带领之下,我院骨干教师团体参与了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上海外国语大学、四川大学主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承办的“第十六届全国英语类专业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

本届论坛主题为“英语类专业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设主旨报告、专题报告、平行论坛等多个模块,以新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领会践行“六个坚持”,聚焦英语类专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核心议题——坚持人民至上,锚定育人目标;坚持自信自立,完善体系构建;坚持守正创新,深化内涵建设;坚持问题导向,探索路径方案;坚持系统观念,推动改革创新。本次论坛汇集了全国一流高校的高层领导和前沿教授,共同对英语专业的教学进行了前瞻性、策略性和创新性的探讨。

在本次论坛中,我院教师收益匪浅,学习热情高涨,专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同时,本次论坛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助力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引领英语类专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使之成为生发外语教育思想、探讨外语教学改革、分享外语教研经验、助力外语教师发展的汇智创新景观!

我院教师车驰,作为我院英语专业辩论课程负责人、英语演讲与辩论社负责人,对4月7日下午复旦大学时丽娜教授的分享记忆犹新:“时丽娜教授的分享给了我很多我院辩论课程改革的灵感和启发,复旦大学的演讲与辩论课程开发机制值得很多高校学习。从制度保障与教研训赛的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讲辩跨文化人才培养的融合三个方面,时丽娜教授展示了复旦大学取得目前卓越教学成果的原因。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为了长效提升学生的国际传播能力,培养出像复旦2022年IPSC(“国际公众演讲比赛”,全称International Public Speaking Competition)冠军选手杨康绮那样的选手,我院的演讲与辩论课程应该充分学习复旦模式,建立教、研、训、赛机制,同时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将第一和第二课堂结合,锤炼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才能培养出语言能力卓越的跨文化人才“。


联系电话
400-630-2020
关注我们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9-12 11: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