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教师参与第四届“外语教育的国家意识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
—孔令翠院长作题为《AI时代<共产党宣言>(英文版)作为英语类专业课程思政教材开发构想》的主旨报告并获得第五届研讨会承办权
2025年5月23日至25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当代外语研究》编辑部联合国内多家权威外语期刊主办的第四届“外语教育的国家意识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本次会议围绕“国家意识理论建构与外语教育实践路径”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外语教育专家和学者参与交流。吉利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教师代表团在孔令翠院长带领下参加了此次会议。
高规格研讨:聚焦国家意识与外语教育使命
研讨会开幕式于5月24日在浙江理工大学举行。教育部外语专业教师委员会主任委员孙有中教授、《当代外语研究》主编杨枫教授、浙江理工大学党委委员高丽霞等嘉宾出席并致辞。各位专家一致强调,外语教育是培养国家意识、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需立足本土需求,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学科知识体系,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
开幕式后,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作了《国家意识与国际视野的共通性与博弈性》主旨报告,深入剖析外语教育中国家认同与国际视野的平衡路径。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王仁强教授围绕《外语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创新学习路径》,提出外语学科应扎根中国实践,强化自主知识创新。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欣教授、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沈毅教授等也分别从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维度,为新时代外语教育发展提供了多元启示。
吉利学院代表团:学术交流展风采
孔令翠院长在主论坛作题为《AI时代<共产党宣言>(英文版)作为英语类专业课程思政教材开发构想》的专题汇报,提出“经典文本—技术赋能—价值引领”的课程设计思路,获得与会专家一致好评。分论坛环节中,卢开砚老师探讨了“红色经典翻译与国家意识培养”的融合模式;谭俊老师展示了综合英语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案例;黄列梅、周悦和陈莉聪三位老师也就一线教学实践与同行展开深入交流。
在会议闭幕式上,大会宣布2026年第五届“外语教育的国家意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将由吉利学院承办。孔令翠院长表示:“此次承办是对我校办学能力和教师团队专业素养的认可。我们将高度重视、精心筹备,努力打造一场具有学术深度与特色内涵的全国性研讨会。”
本次参会与承办权的获得,为我院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推动了学院在外语教育中的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师资发展。学院也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探索国家意识融入外语教学的实践路径,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复合型人才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