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研与汤川科技来访吉利学院 探讨多模态语料与技术合作
中汽研与汤川科技来访吉利学院 探讨多模态语料与技术合作
为进一步推动智能汽车领域的产学研协同创新,2025年4月17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汽研”)芯片专家聂灿勋先生与北京汤川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汤江先生一行来到吉利学院交流访问。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副院长李春兰教授、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院长刘铁教授,以及外国语与文化学院学院骨干教师冯源、方圆、彭地、马舒、杨畅共同参与接待与交流活动。
来宾首先参观了汽车语言大模型实验室。李春兰教授系统介绍了实验室的发展历程、科研成果与未来规划。随后,双方围绕国际化汽车语料库建设、大语言模型在智能汽车语境下的实际应用展开了深入探讨。冯源、方圆、彭地、马舒、杨畅等老师也就当前技术挑战与前沿趋势与两位嘉宾进行了技术交流。
在此之后,参访嘉宾一行前往新能源汽车三电实验室实地考察,并与刘铁教授就车规级芯片、自动驾驶系统等关键技术话题展开热烈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对吉利学院在新能源与智能汽车研发领域整体布局的了解。
座谈环节在吉利学院会议中心举行,三方围绕产教融合、联合实验室共建、多模态融合数据库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聂灿勋先生表示,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吉利学院依托吉利集团强大的产业资源,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方面已展现出领先优势。李春兰教授指出,中汽研作为我国最具权威的汽车测试与研发机构之一,多年来在服务政府决策、支持企业研发、引导消费者认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一流的测试环境和深厚的行业经验,恰与吉利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以产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与科研发展方向高度契合。汤江先生则强调,智能汽车的国际化发展离不开多语种、多模态的数据支撑,建议三方共同打造多模态、多语种融合语料数据库,为中国汽车“走出去”提供语言与技术基础。对此,刘铁教授表示高度认可,并指出吉利学院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推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校企协同发展,中汽研与汤川科技在行业资源与研发经验方面优势显著,与学院在科研攻关、技术转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此次交流为吉利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在智能汽车语料研究与语言大模型开发方面注入了新的活力。学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中汽研、汤川科技在联合实验室建设方面的资源整合与技术协同,推动“汽车语言大模型实验室”向多语种、多模态智能语料平台迈进。同时,学院也将深化产教融合机制,依托行业资源拓展学生实习就业渠道,提升人才培养的实践导向。未来,学院将在跨学科科研方面持续发力,联合企业与科研机构开展汽车语言、智能交互、国际传播等方向的合作研究,助力中国智能汽车走向国际化的语言支持与技术创新。
- 上一篇:共探汽车语言文化新领域,齐筑院校合作发展新篇章
- 下一篇:没有下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