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举办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讲座
2022年12月14日,由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举办的“课程思政”建设专题活动开讲。此次活动特邀教育部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外语专委会会长、四川省本科教学评估评审专家、四川大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英语专业负责人王欣教授担任主讲嘉宾。
王欣,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育部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外语专委会会长、四川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外语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四川大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英语专业负责人、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培育基地四川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美国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中非语文文化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大学文科分委员会教指委成员、交叉学科分委员会教指委成员、四川欧美同同学会理事、教育部学位库专家、国家社科通讯评审专家、四川省本科教学评估评审专家。香港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及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英文系访问学者、欧盟伊拉斯谟莲花项目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6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40余篇。获全国宝钢教学奖、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团队奖等奖项。
王教授以《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为题,从课程思政建设与价值引领内涵、课程思政建设的三个维度、课程思政群的建设与实践、课程思政的多维度评价机制四个方面开展分享。就课程思政建设与价值引领内涵方面,王教授提出思政课程应当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守正创新、价值引领、分类推进。其中价值引领是要建设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先进文化。发展文化强国不仅是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文化以推动中华文化的不断丰富。
王教授指出,在课程思政建设的三个维度中,角度是要站稳中国视角,实现价值引领,以达到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深度则是要打造学习共同体,引导价值判断,即在英语语言文学的堂堂教学中,教师时刻要关注的是价值观念是语言学习的核心,思维培养是语言教学的重点;温度是要把握情感认可,实现价值认同,因为情感对于认知是必要条件,并且和美学经验、道德感相联系的。自我塑造有利于情感认同的人格特征是实现积极有效价值引领的首要条件。王教授以四川大学英语课程群建设实际案例给教师们分享经验。以“memory”一词为例,从综合英语、文学批评与实践、文学专题研究、英国文学选读等课程分析如何打造课堂学习共同体,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家国情怀的情感认同。王教授指出可以通过教学资源和教师互评、加强过程化教学管理、加强学生主观评价等方式克服建立课程评价体系的难点。
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院长孔令翠教授作总结,他首先感谢王欣教授的分享,强调各位教师要加强学习,进一步达到二十大对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的更高要求,切实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和教学水平。
讲座结束后,王教授与教师进行了沟通和交流,一一解答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疑惑。通过此次活动为教师今后在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同时也坚定了落实“课程思政”的信心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