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
搜索
学院概况
学院介绍
学院领导
专业简介
英语(跨专业国际化实验班)
英语
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
行政人员
学生工作
学生活动
创新创业
党团建设
教育教学
教学成果
学科竞赛
教学动态
实习实训
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
科研团队
学术交流
教学资源
实验实训室
校外实践基地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校企合作
优秀校友
国际化
新闻
活动
通知
请输入您要搜索的内容:
学术交流

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举办语言文学文化能力素质讲座

发表于:2022-12-15 来源:


2022年12月15日星期四,由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举办的“学科内涵与学生自主创新观念和意识培养”线上主题讲座正式开讲。此次讲座由党支副书记徐绍埔担任主持人,并且我院特邀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英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教司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课题组副组长、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委员、中国语言教学研究会副会长石坚教授担任主讲人。

石教授从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定位、外语教育中的国家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历史交汇点上的宏伟蓝图、了解“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全球化和疫情等情况,表明了大学生需要自身有能力,而不依靠技能来决定自身价值,需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要一步一步丰满自己的羽翼,成为在天空自由翱翔的雄鹰。他还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调整时期,人类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而面对这些挑战离不开文化的力量,所以大学生要用英语语言讲好中国文化中国故事。石教授强调了民心相通包含了共同目标、相似的考量、深厚的感情和文明的包容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接着,石教授表明作为大学生要忘记小我注重大我,心存爱国情怀来讲好中国故事,牢记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并指出,文化自信是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它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和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也要明白人文学与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在面对大数据的挑战时,要随机应变。同时告诉大学生语言的核心内涵与育人的要素,要在语言文学中学会成长、学会成才、学会成人。

随后,石教授强调了语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主题、人文素养是大学育人功能的核心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阶梯,作为大学生要识变、应变、求变,学会分辨母语与外语、中国与外国、东方与西方,通识为本、博雅、人文、面向未来。并要求自己加大阅读、推进人文主义的蜕变,增强人文素养可持续性竞争力,读好书、会读书、读智慧之书,养成批判性思维从而学会解释、分析、评估、推理、说明和自我调整,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并发散创新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