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成功的外语学习者|线上讲座合集
大学是梦想启航的地方,为了助梦飞翔,让广大学子能在大千世界直冲云霄上九天,我院诚邀董洪川教授、吴永强教授、唐中立教授、冯四文教授、张洁教授和易兰教授举行线上讲座,为我院广大师生指点迷津。
外语言科研创新与学术论文写作
教授简介:
董洪川,男,四川眉山人,博士/博士后,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二级教授(2011),博士生导师,嘉陵特聘教授,中文核心期刊《外国语文》和CSSCI集刊《英语研究》主编;兼任教育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翻译专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重庆市高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以及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语界面研究会会长、全国英国文学学会副会长、重庆市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委员、重庆翻译学会会长;在商务印书馆、北京大学出版社、译林出版社等地出版著译15种,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当代外国文学》、《中国比较文学》、《光明日报》等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曾五次获得省部级优秀哲学社科成果和优秀教学成果一、二、三等政府奖。
讲座回顾:
2022年12月6日上午11点,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外语类核心《外国语文》和CSSCI集刊《英语研究》主编董洪川教授应邀做了一场题为“外语科研创新与学术论文写作漫谈”的分享会。此次讲座由李春兰老师主持,我校众多老师也参加了此次活动。
讲座伊始,李春兰老师对董洪川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董洪川教授在外语教育技术学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由此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序幕。
分享会首先从“外语科研如何创新?论文写作如何找到突破口?”这两个小问题开始。董教授表示,要把问题作为科学研究的首要任务,学术研究没有问题意识就是没有根基的。科研创新即是创造新知。
紧接着,讲座从科研以及学科专业方面说明我国外语科研存在的问题,提出三种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分流与转型的方向。随后从学术创新的内涵出发,剖析外语学科学术创新的主要路径并以英语文学研究实际例证加以说明。
分享人还从作为学刊主编以及自己学术研究经历的视角,讲解学术论文的选题、写作和发表。
讲座结束后,李春兰老师对董教授的分享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再一次对董教授及参会老师的到来表达了感激之情。
此外,她还呼吁在座老师们认真钻研学术,做学术上的巨人。至此,本次分享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语言的正规教育与外语学习的成功之道
教授简介:
吴永强,女,文学硕士,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省外语类专业教指委委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论文盲审和抽检专家,四川省翻译协会常务理事。曾任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匿名评审专家。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7项,出版专著1部,译著2部,主审译著2部,主编及参编教材、刊物20余部。代表作品:译著《唐诗三百首:汉英对照》(2021,光明日报出版社),获得“第十届天府翻译奖”人文社会科学类译著一等奖; 译著《诗之光:人与自然》(2022,美国南方出版社);主编四川省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统编教材《四川导游英语》(2018,中国旅游出版社);担任《诗之光》(第一辑) (2021,美国南方出版社<Dixie W Publishing Corporation>)译审并翻译诗歌《给予》《夏日》《一朵花的远方》(2021)。
讲座回顾:
2022年12月7日,吴永强教授应吉利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的邀请,为外院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语言的正规教育与外语学习的成功之道”的线上讲座。本场讲座由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李春兰老师主持。大一、大二、大三学生也积极到场,与外院教师共享这场学术盛宴。
语言的正规教育是语言习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必经之路,母语的正规教育如此,外语的专业教育更需如此。讲座将从外语人才的供需矛盾、语言的正规教育、语法与词汇的重要性、语言迁移与石化和做一个成功的外语学习者五个方面展开,以帮助学生认识语言正规教育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外语学习观念,培养可持续的外语学习能力,解决外语学习的痛点和难点,为外语学习铺设成功之道。
此次讲座的开展,为同学们提供了具体有效的方法策略,使大家对自己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有了更明确的定位和目标,为学好外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今后的学习指导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最后,吴永强教授对广大同学的寄语:“外语学习没有捷径!唯有勤奋能助你成功!学习、学习、再学习!积累、积累、再积累!”
怎样过专四——英语学习与通关
教授简介:
唐中立,中国传媒大学文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高年级专任教师、学院协管本科教学负责人、实习培训部主任,教育规划及外语培训专家。
讲座回顾:
为强化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学生学习的意识,找准学习方法,并且为接下来的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做准备,我院于2022年12月8日特别邀请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高年级专任教师、学院协管本科教学负责人、实习培训部主任,教育规划及外语培训专家——唐中立教授开展了以“怎样过专四——英语学习与通关”为题的讲座。本次讲座的主持人为党支部书记徐绍埔。
讲座开始,徐书记热烈欢迎唐教授的到来,对他能够为同学们解答心中的疑惑并分享专四学习的经验感到非常高兴。
讲座中,唐教授讲述了通过专四以及专八的重要性,激发了各位同学对专四学习与通关的强烈兴趣。他就英语专业的学习方法、有效信息、形成过程以及英语专四的过关策略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个全面的剖析,并从自身的经验出发,给同学们提出了十分贴合的建议和方法,还为大家展示了四川师范大学新专四的评分标准,让大家对专四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在讲座即将结束之际,同学们意犹未尽并踊跃提问,唐教授耐心的给予每位同学细致的解答。
整场讲座中唐教授展现了很高的专业水平,语言感染力极强,每位同学也获益匪浅。讲座最后,唐教授强调,阅读是最有用的方法之一,有助于用词用句能力的提升。他也提出,各位同学要通过互联网学习,参加一定的培训及时填补基础知识的漏洞;还要多积累、练习,厚积薄发。他也预祝每位同学都能顺利通过专四考试。
英语专业学习的几点思考
教授简介:
冯四文,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长期担任英美文学和高级英语词汇学的教学工作。他的教学理念是把博学、激情、幽默贯穿于教书中;心不为外形所役,以纯净心态来治学与育人。2018年四川省第七届初中英语名师课博会任专家评委;2006年央视“希望之星”四川省高中英语决赛评委会主席曾受聘为美国和平队中西文化与教学培训专家;先后为11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川师大讲学担任首席翻译。
讲座回顾:
为加强本科学科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丰富专业内涵,凝练学科方向,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建设质量,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邀请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冯四文教授于2022年11月30日13:30分开展“英语专业学习的几点思考”主题线上讲座。本次讲座围绕中学与大学学习对比、大学的专业学习、与大师为伍,与经典为伴等几个方面展开。讲座开始,冯教授提出:中学与大学学习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方面。他认为,大学才是人生真正的开始,也是为未来事业打好根基的开始。就中学与大学学习对比方面,他指出,中学是以高考、应试、教材等几个方面为中心;但大学是要丰富内在和跳出应试的束缚。除此之外,他强调,能否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提升自学能力、学习效率和自律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每个人是自己最好的老师;从专业学习方面看来,冯教授指出,应尊重文化的规律,以提高学习效率。其中包括文化意识、中西交流方式差异、中美文化价值观、思维差异等方面的规律,他表示,英语的学习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去深入理解。
讲座中,冯教授以自己亲生经历为同学们阐释阅读经典的重要性,其话语中无不提现了对新声代大学生们的厚望与鼓励。
讲座最后,冯教授提醒各位同学要知道自己的人生定位,清楚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他提出期望,各位英语专业同学不要轻言浪费时间,要相信自己,任何成功的未来都是脚踏实地用辛勤的汗水奋斗出来的。靠你们这批独立,有思想的青年大学生拖起中国的未来!尽管人生再艰难,生活也会透露出属于我们人生舞台的那份精彩。随后,他祝福吉利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所有新生“Wish you all the best , good luck! Especially your good career in your future.”
教研室乔蓓主任总结并感谢冯教授的分享,呼吁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各位师生能从本次讲座中有所得,乔主任也表示期待下一次能与冯教授面对面交流探讨。
此次讲座的成功开展,使我院师生对学习英语更加有了兴趣,更加掌握了学习英语的方法,为专业知识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学科专业培育和专业建设
为加强大学生学术研究,2022年12月1日,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开展了以“学科专业培育和专业建设”为主题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邀请张洁副教授和浙江大学在读博士易兰副教授进行讲解。
教授简介:
张洁副教授,英语语言系主任,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曾担任CATTI锦城学院考点口试主考,剑桥商务英语口试考官。从教十余年,长期讲授《综合英语》、《高级英语》等英语专业核心课程,教风严谨,受到学生好评。迄今在国家级、省级核心期刊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研多个省部级科研项目。长年负责学生考研和学生竞赛工作,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外研社国才杯英语挑战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易兰副教授,曾担任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商务英语专业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英语口语测评大赛学术委员会委员,剑桥商务英语口试考官。主讲英语写作、英语专业四级八级训练、雅思阅读、雅思写作等课程,有丰富的英语经验。迄今发表文章 20 余篇,其中 SSCI 5 篇,北核 4 篇;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 6项,市厅级课题 2 个;出版译著 4 本,国家级规划教材 1 部,普通教材 7 部。荣获国家级竞赛指导教师奖 2 项,省级竞赛指导教师奖 4 项,个人教学奖 5项。主讲英语写作、英语专业四级八级训练、雅思阅读、雅思写作等课程。
讲座回顾:
这次“云端聚会”将由易兰教授、张杰主任共同主持讲解。
会议初,易教授播放了一段视频,从中外、就业两个角度讲解了英语的重要性。她向同学们提出问题:为什么选择英语专业?首先它是是以英语为媒介以跨文化为特质的的人文专业、强化语言基础,陶冶文化素养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将来有多种选择,例如继续学习语言,语言教学、翻译或跨学科进入其他领域,如教育学、社会新闻学等。
随后,她讲道,锦城英语有“三高”:专四专八过级率高、考研率与出国率高及跨专业考研成功率高。这些都是非常值得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学习和吸取经验的地方。
接下来,由张洁教授讲解考研和出国的注意事项。
她提出,考研体系分“三步走”。首先在大二下学期进行摸底动员,确定考研一项和动员定意向;第二部分是在大三上匹配指导教师,开始考研最重要的进程:确定考本专业还是跨专业、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与专业老师沟通确定备考计划分别是基础阶段的查漏补缺、全面复习阶段和冲刺阶段;第三部分是大四下做一对一的复试演练和指导。
她又谈道,相比开始准备考研的时间,出国体系的时间更早。首先在大二上开始进行摸底,确定意向进行分类和关注绩点;第二部分是大二下匹配指导老师后明确语言的重要性如托福雅思、学校及专业在国内的认可度、做出申请计划;第三部分在大四是申请及确认,对学校进行筛选并做好出国的准备。
紧接着,张教授就考研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讲解。她指出,在国内考研体系下有以下几个重点问题。首先,要明确考研的类型,有学硕、专硕、非全、特殊政策。她着重讲解了非全、特殊政策的考研。张教授告诉我们,其中非全与全日制的学硕专硕相同,有双证的情况下竞争力没有全日制大,但可能会面对企业招聘和学费昂贵的问题;特殊政策指通过退伍士兵计划好少数民族干部计划报考研究生。
在问到考研动机时,张教授认为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原因。一、提升学历:“够得着”、专业可换、避开弱项,希望在专业有造诣;“踮着脚”、相关专业突破、及早准备。她又说出,英语专业的考研方向主要集中在三个专业,首先是外语类院校,考生要通过“门门线”即每一门都需要过线、过国家线和技术线;非外语类院校,考生需要过“门门线”和国家线;报考翻硕专业的同学要注意院校特色、新开专业院校和提前考CATTI证书,提升自己竞争力。
在专业方面,张老师指出,许多考生首先想到学科英语,但其非常火爆,且分数线逐年升高,选择时要注意院校名气;第二是国际汉语,它的热度也在不断上升;在其他方向上,主要考虑是不考数学、对本科没有限制、易自学等。同时,还可其他专业,如法学、心理学、数学,但要注意院校选择、工作限制等条件。
会议末尾,张教授还谈及,考研规模的整个形式上,也会对考研有影响,从大形式上看:三年前考研开始缩招,免推范围扩大、双减政策导致培训精英转战、后疫情时代导致大量的学霸出现最后是经济环境不容乐观;从小形式上看:调剂难、后疫情时代学习成效不明显、不能客观认知自己等因素的影响。
最后,两位教授都认为,面对重重困难,而考研上岸的决定性因素有两点:专业综合实力与备考规划。她们殷切希望,所有准备考研的同学都能找准目标,首先要做的是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有努力才有选择权!
通过此次培训,使每位同学从思想上认识到了考研的严峻,让其有了更加具体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
各位教授的讲座都让我们对于自己的专业,对于英语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希望后面的讲座也能对同学们的英语学习和对未来目标的确立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