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外语教研室“一师一策”演讲比赛圆满结束,创新教学方案助力教学改革
大学外语教研室“一师一策”演讲比赛圆满结束,创新教学方案助力教学改革
以“我为学院做贡献”为主题,创新评选模式展现教师智慧与风采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一院一品”和“一师一册”精神,推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大学外语教研室于2025年3月14日成功举办“一师一策”演讲比赛。本次比赛采用创新的评选模式,激发了教师的教学创新思维,为教研室的课程改革和教学优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实践方案。
创新评选模式,促进教学经验交流
本次比赛采用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评选,参赛教师需录制五分钟演讲视频,并通过同侪互评的方式选拔出具有创新特色的方案。最终,经过激烈角逐,邓润波、王倩、杨青青、杨丽萍、李亚风、杨畅、李佳桔七位教师脱颖而出,展现了大学外语教研室在教学创新方面的多元探索。
精彩方案涌现,教学创新亮点纷呈
在本次比赛中,参赛教师围绕教学改革、AI技术赋能、ESP课程优化、产教融合等多个方向,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实践价值和前瞻性的创新方案。
邓润波老师提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优化建议”,针对艺体类专业学生,构建专业高频词汇图谱,并结合情境化案例教学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英语词汇,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王倩老师关注四六级考试备考策略,引入AI作文批改系统,设计“四六级闯关地图”和“碎片补给计划”,通过智能化学习手段提高学生的备考效率和通过率。
杨青青老师探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杨丽萍老师提出“千人千面”理念的ESP课程个性化教学模式,结合任务驱动教学(TBL)和翻转课堂,为不同专业学生提供精准的语言学习路径,提升他们的专业英语能力。
李亚风老师关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竞赛参与问题,提出课堂微竞赛、竞赛互助营、跨学科导师团等方式,以激发学生的竞赛兴趣,提高其英语应用能力和竞争力。
杨畅老师提出“外语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方案”,通过企业需求调研,组建校企联合教研室,将企业实际需求拆解为教学模块,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行业发展。
李佳桔老师结合学科交叉,提出“多元化教学策略在提升艺体类(运动康复专业)学生语言基础中的应用”,通过趣味性教学、角色扮演、思维导图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和能力。
比赛成果显著,推动教学改革
本次比赛为教师们提供了展示教学创新的平台,促进了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遴选出的优秀方案将在后续教学实践中深化推广,为课程改革提供借鉴。教师们通过比赛交流经验、碰撞思维,展现了教研室在教学创新、课程优化和产教融合方面的积极实践。
展望未来,持续推动教学创新
大学外语教研室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AI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与国际学术交流,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学院申硕和国际化发展,为培养具备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贡献力量。
此次“一师一策”演讲比赛不仅是教学理念的交流,更是教学改革的探索。未来,教研室将持续推进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程体系,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